一、专业名称及代码
专业名称:幼儿保育
专业代码:770101
二、入学要求
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。
三、基本学制
全日制三年。
- 培养目标
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传承技能文明,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、科学素养、数字素养、职业道德,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、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学习能力,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,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,面向教育行业的幼儿保育岗位(群),能够从事托幼园所幼儿保育、幼儿照护服务等工作的保教人才。
五、职业范围
所属专业大类(代码) | 教育与体育大类(77) |
所属专业类(代码) | 教育类(7701) |
对应行业(代码) | 学前教育 (8310)、托儿所服务 (8020) |
主要职业类别(代码) | 保育师(4-10-01-03) |
主要岗位(群)或技术领域 | 幼儿保育…… |
职业类证书 | 保育师证、育婴师证 |
- 人才规格
本专业学生应全面提升知识、能力、素质,筑牢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类通用技术技能基础,掌握并实际运用岗位(群)需要的专业技术技能,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总体上须达到以下要求:
(一)素质
-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,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、国家认同感、中华民族自豪感;崇尚宪法、遵守法律、遵规守纪;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。(
- 具有良好的教育工作者职业道德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。热爱幼儿教育事业, 关爱儿童,尊重儿童的权利,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儿童;崇德向善、诚实守信、爱岗敬业,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;尊重劳动、热爱劳动,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;热爱保育工作,认同保育工作的专业性、独特性机器在婴幼儿身心发展中的价值;具有“四心”“爱心、耐心、细心、责任心”。
- 遵守幼儿保育行业法规,具有诚实守信,言行规范,衣着得体,举止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。自觉遵守保育操作规程,具有良好的安全、卫生意识和良好的安全、卫生操作习惯。
-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。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,具有感受美、表现美、鉴赏美、创造美的能力,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,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;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,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、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。
(二)知识与技能
(1)掌握支撑本专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必备的语文、历史、数学、外语(英语等)、信息技术等文化基础知识,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,具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;
(2)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、文字表达能力、沟通合作能力,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,学习1门外语并结合本专业加以运用;
(3)掌握幼儿生理、心理和护理基础知识,具有幼儿营养、喂养和健康、安全照护等方面的技能,具有科学组织和独立承担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保育工作的能力;
(4)掌握不同年龄段幼儿身体、语言、认知、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等方面的知识,具有运用新材料、新技术的玩教具支持幼儿早期学习与发展的能力,具有创设幼儿生活环境和支持性学习环境的能力;
(5)掌握预防与规范处理幼儿常见病症、意外伤害及其他突发事件的知识与技能,具有运用卫生保健设备设施和智能分析软件开展幼儿安全、健康照护的能力,具有安全防范、检查、保护与教育宣传的能力;
(6)掌握观察、识别、记录幼儿的言行和情绪表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,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观察、分析幼儿发展状况的能力,具有与幼儿、家长、教师沟通交流的合作共育能力;
(7)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,具有适应本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需求的基本数字技能;
(8)具有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,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;
(9)掌握身体运动的基本知识和至少1 项体育运动技能,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、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;具备一定的心理调适能力;
(10)掌握必备的美育知识,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、审美能力,形成至少1项艺术特长或爱好;
(11)树立正确的劳动观,尊重劳动,热爱劳动,具备与本专业职业发展相适应的劳动素养,弘扬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,弘扬劳动光荣、技能宝贵、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。
七、主要接续专业
高职:早期教育专业、学前教育专业
本科:早期教育专业、学前教育专业
八、课程结构
九、课程设置及要求
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。
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,文化课,体育与健康,艺术(或音乐、美术),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。
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和专业(技能)方向课,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,含校内外实训、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。
(一)公共基础课
序号 | 课程名称 |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| 参考学时 |
1 | 职业生涯规划 | 依据《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》开设,并注重培养学生统筹规划、合理规划等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。 | 32~36 |
2 | 语文 | 依据《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》开设,并注重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等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。 | 192~216 |
3 | 数学 | 依据《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》开设,教学内容以实用为导向,涵盖基础代数(方程、函数、数列)、几何初步(平面图形、立体几何)、概率统计(数据处理、简单概率)及应用数学(线性规划、三角函数在工程中的应用)。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与运算,能运用数学方法解决专业相关问题。 | 190~210 |
4 | 外语 | 依据《中等职业学校外语教学大纲》开设,教学内容侧重职业场景应用,包括基础词汇(职场、生活常用词)、实用句型(接待、问询、指令传达等)、行业术语(如汽修、护理、商贸类专业词汇),以及简单对话和应用文写作(邮件、通知、简历等)。 要求学生掌握基础发音与语法,能进行日常及职业场景的简单交流。 | 170~200 |
5 | 计算机 | 教学内容围绕基础操作与职业应用,包括计算机软硬件基础、操作系统(Windows)使用、办公软件(Word、Excel、PPT)实操,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办公软件操作,能完成文档处理、数据统计等基础任务 | 100~120 |
6 | 体育 | 教学内容包括基础体能训练(耐力、力量、柔韧性练习)、球类运动(篮球、排球、羽毛球等)、田径项目(跑、跳、投)。要求学生达到基本体能标准,掌握 1-2 项运动技能;培养运动兴趣和习惯,了解科学锻炼方法;提升职业所需的身体适应能力 | 120~140 |
(二)专业技能课
1.专业核心课
序号 | 课程名称 |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| 参考学时 |
1 | 幼儿生活照护 | ①掌握3-6岁幼儿生理发育特点对生活照护的影响,熟记各环节卫生标准(如餐具消毒时长)、分龄照护目标及特殊幼儿照护禁忌。 ②能独立完成全流程照护操作,可根据幼儿个体差异调整方式,准确识别异常情况并开展初步应急处理 ③具备耐心、细心、爱心,尊重幼儿个体差异与隐私,树立“安全第一”意识,能与幼儿、家长、同事高效配合。 | 100~120 |
2 | 幼儿早期学习支持 | ①理解幼儿早期学习的“以游戏为基本活动”原则,熟记各学习领域的核心目标与典型活动形式,了解幼儿学习困难(如注意力不集中)的常见成因。 ②能独立完成不同领域的学习活动设计方案,能准确观察、记录幼儿学习表现,并形成简单评估结论。 ③具备尊重幼儿学习自主性的意识,能包容幼儿个体差异(如学习速度、兴趣方向不同),培养创新设计活动的能力,契合幼儿“玩中学、学中玩”的需求。 | 100~120 |
2.专业(技能)方向课
(1)专业技能方向1
序号 | 课程名称 |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| 参考学时 |
1 | 幼儿卫生与保健 | 掌握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、生长发育规律及健康评价;掌握学前儿童所需营养的相关知识,并了解托幼机构的膳食管理;熟悉学前儿童常见疾病及心理卫生问题的基础知识,掌握基本急救措施及教育对策。 | 100~120 |
(2)专业技能方向2
序号 | 课程名称 |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| 参考学时 |
1 | 幼儿发展心理基础 | 了解幼儿心理发生与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规律,掌握幼儿园教育和教学的心理学观念,能运用幼儿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幼教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。 | 100~120 |
3.综合实训
十、教学时间安排
(一)基本要求
严格执行国家和省(区、市)关于教材选用及安排的有关要求,健全制度。根据需要组织编写校本教学时间。
(二)教学安排建议
课程类别 | 课程名称 | 学分 | 总学时 | 各学期周数、学 时分配 | ||||||
1 | 2 | 3 | 4 | 5 | 6 | |||||
20 | 20 | 20 | 20 | 20 | 20 | |||||
公共基础课 | 职业生涯规划 | 1 | 20 | 1 | ||||||
职业道德与法律 | 1 | 20 | 1 | |||||||
经济政治与社会 | 1 | 20 | 1 | |||||||
哲学与人生 | 1 | 20 | 1 | |||||||
历史 | 2 | 40 | 1 | 1 | ||||||
语文 | 10 | 200 | 1 | 1 | 1 | 1 | 1 | |||
数学 | 10 | 200 | 1 | 1 | 1 | 1 | 1 | |||
英语 | 10 | 200 | 1 | 1 | 1 | 1 | 1 | |||
计算机应用基础 | 4 | 80 | 1 | 1 | 1 | 1 | ||||
体育与健康 | 5 | 200 | 1 | 1 | 1 | 1 | 1 | |||
艺术(或音乐、美术) | 1 | 20 | 1 | |||||||
…… | ||||||||||
公共基础选修课1 | 1 | 20 | 1 | |||||||
…… | ||||||||||
专业技能课 | 专业核心课 | 幼儿生活照护 | 20 | 320 | 1 | 1 | 1 | 1 | ||
幼儿早期学习支持 | 20 | 320 | 1 | 1 | 1 | 1 | ||||
…… | ||||||||||
专业(技能)方向1 | 幼儿卫生与保健 | 20 | 320 | 1 | 1 | 1 | 1 | |||
幼儿发展心理基础 | 20 | 320 | 1 | 1 | 1 | 1 | ||||
…… | ||||||||||
专业(技能)方向2 | 专业(技能)方向课5 | 20 | 320 | 1 | 1 | 1 | 1 | |||
专业(技能)方向课6 | 20 | 320 | 1 | 1 | 1 | 1 | ||||
…… | ||||||||||
专业选修课 | 专业选修课1 | 2 | 80 | 1 | 1 | |||||
…… | 1 | 1 | ||||||||
综合实训 | …… | 60 | 960 | |||||||
顶岗实习 | …… | 30 | 600 | 1 |
十一、教学实施
(一)教学要求
1.公共基础课
公共基础课教学应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基本要求,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、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,重在教学方法、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,教学手段、教学模式的创新,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,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、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。
2.专业技能课
专业技能课应结合国家对幼儿保育的要求和幼儿园工作实际,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,并根据本专业标准细化各门课程的具体要求,制定科学、可行的教学目标,安排好教学 内容。要进行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,提倡项目教学、案例教学、任务教学、角色模拟、 情境教学等方法,突出“做中学、做中教”的职业教育特色,形成操作技能与职业规范 相统一,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相统一,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一体化。 要借助校企合作 机制,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,充实教学资源,为学生自主学习、合作学习提供有力保障。
任课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,倡导反思性学习,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。要紧密结合幼儿园的实际,强化职业技能训练,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。
专业选修课和综合实训通过“课证融通 ”,将职业技能评价标准融入教学内容,将相关专业课程考试与职业技能考核统筹安排、同步考试(评价),结合学生日常学习情况,对相关专业课程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。
(二)教学管理
推行“工学交替”的教学管理理念,改变传统的重知识、轻技能教学管理方式。将规范性和灵活性结合,合理调配教师、实训室和实训场地等教学资源为课程实施创造条件。
深化校企合作,与企业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方案;其同升发课程、编订教材;共同实施教学实训、评价考核,携手管理,合作育人。
十二、教学评价
采取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。
平时成绩——考勤、作业、课堂问答、课堂讨论、说课、案例分析、模拟教学、儿童歌曲弹唱比赛、会课积分、手工阶段作品和综合作品、毕业汇演表现、技能大赛成绩、实践任务完成、在实践中所表现的组织能力、创新能力等占总成绩的60%。
考试——总分为100分,占总成绩的40%。
说明:①教学的评价与考核采取阶段评价、过程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,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,单项能力考核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形式。②以过程考核为主,教师现场评和学生互评结合,着重考核学生所掌握的基本技能,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
十三、实训实习环境
本专业应配备校内实训实习室和校外实训基地。
校内实训实习具备幼儿园教育活动模拟功能,给学生充分提供专业技能的训练条件,主要设施设备及数量见下表。
序号 | 名 称 | 数量 | 主要设施设备 | 功能及开出的主要实训项目 |
1 | 幼儿仿真教室 | 1 | 桌、椅、柜、床等, 各种玩教具等 | 学前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、 幼儿游戏设计与组织,幼儿玩教具制作 |
2 | 舞蹈教室 | 1 | 练功器材 | 舞蹈教学及实践、幼儿舞蹈教学及实践 |
3 | 琴 房 | 1 | 电钢琴 | 钢琴教学及实践、幼儿歌曲弹唱教学及实践 |
4 | 画室 | 3 | 画板画架 | 美术教学及实践、幼儿美术教学及实践 |
5 | 多功能大厅 | 1 | 音响设备 | 各类大型实践活动展示、技能训练和竞赛 |
6 | 书法教室 | 2 | 桌 凳 | 书法教学及实践 |
7 | 声乐实训室 | 3 | 钢 琴 | 教学及实践、幼儿歌曲教学及实践 |
8 | 计算机网络实训室 | 9 | 计算机 | 教学及实践、 |
十四、专业师资
根据教育部颁布的 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》和《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》的有关规定,进行教师队伍建设,合理配置教师资源。专业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应合理,至少应配各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2人:建立“双师型”专业教师团队,其中“双师型”教师应不低于 30%;应有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人。
专任教师具有教师资格证书;具有学前教育、早期教育等相关专业学历;具有一定年限的相应工作经历或者实践经验,达到相应的技术技能水平;具有本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;能够落实课程思政要求,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和资源;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混合式教学等教法改革;能够跟踪新经济、新技术发展前沿,开展社会服务;专业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托幼园所或实训基地锻炼,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托幼园所实践经历。